
【行业动态】NPL周报-20180907
日期:2018/09/07来源:浏览:967次
【行业动态】NPL周报
01
银行业“真金白银”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截至今年6月末,五大行的不良贷款均较2017年末下降,部分股份行出现了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降”,同时,多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所上升,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银行业还从优化信贷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借力科技治贷三方面加大了信贷管理力度,防止“病从口入”。
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核心议题。上市银行陆续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部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17年末出现下降。
同时,多家银行上半年均用“真金白银”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能,以保证资产质量洁净。
中报显示,五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不良贷款余额虽有升有降但保持稳定。具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4%、1.62%、1.43%、1.48%、1.49%,分别较2017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0.19个百分点、0.02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0.01个百分点。
从不良贷款余额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2299.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88亿元;农行不良贷款余额1858.9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81.37亿元;中行不良贷款余额1633.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8.35亿元;建行不良贷款余额1987.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63亿元;交行不良贷款余额715.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06亿元。
从分布领域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分轻工、装备制造和化工等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受市场有效需求放缓、行业内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出现贷款违约,不良贷款有所增加。
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也保持基本稳定。其中,招商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双降”。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553.8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0.11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除了上述两个指标,“拨备覆盖率”也是分析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反映出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若一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是150%,则意味着这家银行已为1元的不良贷款准备出1.5元作为冲抵。
已披露的中报显示,多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分别为173.21%、248.40%、164.79%、193.16%、170.98%,分别较去年末上升19.14个百分点、40.03个百分点、5.16个百分点、22.08个百分点、16.25个百分点。(来源:经济日报)
02
华融回应净利润下降95%背后原因
9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华融获悉,该公司经营层负责人就近期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应。8月30日,中国华融发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该公司净利润出现了急速下跌,今年前6个月仅获得净利润6.84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94.9%。
为此华融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在当前去杠杆的宏观大背景下,突发事件及市场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行业方面,四大AMC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华融也有其特殊因素。华融有关负责人也承认,“因为近年来经营模式较为激进,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难以持续,出现回落也是过去非正常速度的理性回调”。(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3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更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告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更,邓智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来源:WIND)
04
东方资产总裁:已对P2P暴雷较多重点城市进行摸底,将分类施策探索风险化解
中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建议,应分类施策,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AMC介入P2P风险资产收购处置路径。
他表示,通过对确有真实底层资产的问题项目参与收购、与地方政府合作对问题P2P平台进行托管清算、与地方AMC“协同作战”等模式,助力P2P行业风险化解。
据透露,中国东方已于近期召开会议,对P2P暴雷较多的几个重点省市,安排当地机构做好调研、摸排和处置策略初步探讨等工作。
在邓智毅看来,当前P2P主要有以下六种业务模式:
一是单纯的P2P,实质包含了民间借贷和居间等法律关系。这种模式坚持平台功能,只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二是“P2P+增信”模式,实质包含了民间借贷、担保、远期债权收购承诺等法律关系。这种模式由P2P平台或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借款人提供担保,或向投资人承诺,若产品违约,P2P平台将收购违约债权。三是“P2P+资金池”模式,实质包含了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等法律关系。在这种模式中,P2P平台在资金匹配之前即归集资金,以期限错配形式形成资金池,放置于由P2P平台开设的中间账户中,再根据借款需求进行放款。四是“P2P+债权转让”模式,实质包含了民间借贷和债权转让法律关系。在这种模式中,P2P平台先出借资金,取得对借款人的债权,再将债权或债权收益转让给投资人。五是“P2P+资产证券化”模式,是指P2P平台通过对债权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形成与原有债权性质不同的金融产品,然后进行发售。六是“P2P+自融或假标”等模式。
邓智毅认为,AMC开展P2P不良资产收购业务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说,当前形势对AMC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挑战主要是在政策、合规、识别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障碍:一是政策障碍。《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过程中个人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AMC不得收购个人贷款。P2P在实务中多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借贷。二是合规障碍。P2P不良资产属于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AMC收购此类资产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约束。《办法》要求,AMC收购非金不良应符合真实、有效、洁净的条件,对涉及民间借贷的企业或项目审慎收购,不得收购无实际对应资产和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债权资产。P2P不良资产或多或少涉及《办法》规定的上述情形。三是风险识别障碍。《办法》规定,AMC收购非金不良,应履行尽职调查、可行性论证、资产定价、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必要程序,确认资产相对性,取得资产性质证明。部分P2P底层资产混乱,难以摸清情况。
他表示,具体而言,AMC要发挥好国家队、稳定器作用,与地方政府做好对接,从维护金融稳定大局角度,为P2P风险化解做出努力。因P2P风险涉及面广、业务复杂、风险叠加,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方式,集中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首先,对确有真实底层资产的问题项目可参与收购。第二,对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通过“三重”模式进行救助。第三,AMC可与地方政府合作对问题P2P平台进行托管清算。第四,充分发挥两个层级主体的作用,优势互补,共同化解P2P风险。作为“国家队”的四大AMC,要与作为“地方军”的58家地方AMC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地方AMC熟悉情况、便于尽调、利于协调等“地利、人和”优势,结合四大AMC的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资本优势和集团协同优势,合作收购处置当地P2P不良资产,彻底解决P2P乱象造成的社会问题。(来源:中国证券报)
-
上一篇:
【行业动态】NPL周报-20180914 -
下一篇:
银保监会又一重磅会议!下半年这些工作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