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NPL周报-20190222

日期:2019/02/22来源:浏览:961次

01郭树清赴信达公司调研,主持召开会管经营类机构座谈会

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主持召开会管经营类机构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座谈会并讲话。华融、长城、东方、信达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及其他在京会管机构党委书记作汇报。会议强调,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各会管经营类机构要强化责任担当,在治理金融乱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努力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和安全作出贡献。(来源:新浪)

 

02谨防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变“不良”,地方AMC或迎负面清单管理

近期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向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就关于加强地方AMC监管征求意见,意见反馈已于2月12日截止。这意味着,地方AMC首份规范性文件不久将出炉,地方AMC进入规范经营指日可待。(来源:中国证券报)

 

03华融发布盈利预警!预计净利降90%-95%

2月21日晚间,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发布盈利预警,预计中国华融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归属于股东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下降90%-95%。

对于本期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中国华融表示共有3点:

1.2018年度开始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影响,中国华融持有部分金融资产的估值下降较多;

2.受集团收缩非主业、无优势业务以及市场环境和信用风险暴露等影响,中国华融非金融子公司产生了较大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应占亏损;

3.受融资规模影响,本期中国华融利息支出同比大幅增加。

当日下午,中国华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表示,将聚焦不良资产主业,加快业务转型调整。据统计,2018年全国不良资产包市场整体推包规模6300多亿元,市场整体成交规模4200多亿元,中国华融中标规模占三成左右。(来源:华融)

 

04新规!关注类和不良贷款不得续贷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研究制定并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续贷业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和细化续贷相关工作,续贷利率不高于原来利率,严禁对关注类、不良类贷款进行续贷。而此前,银保监会也曾对“无本换续贷”进行公开表态。

2月14日,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党委委员蒋平表示,《意见》主要针对临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严禁银行以此政策掩盖风险暴露。“续贷政策本质上是对优质企业提供的激励型信贷政策,而不是救济型信贷政策。”(来源:搜狐)

 

05资本大鳄黑石,在中国“变脸”了

“买入-修复-卖出”,是黑石集团的生意准则。黑石集团一直奉行以较低成本拿到“不良资产”,通过后续的改造、经营和盘活后,再以较高的价格卖出。然而,近来,黑石在中国的交易标的转向了优质资产。2月14日,黑石一口气收购了塔博曼旗下三个购物中心项目的50%股权,其中两个为中国郑州、西安熙地港购物中心,交易金额为4.8亿美元;两个多月前,黑石还以12亿美元拿下了丰树集团在华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上海维璟广场(原上海怡丰城)。可以说,黑石“变脸了”:它不再扮演收拾“烂摊子”的角色,转而寻找那些易于把控、升值可期的“稳当投资”。(来源:赢商网)

 

06银行业协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8)》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末,城商行资产规模31.72万亿元,负债规模29.5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2%,拨备覆盖率214.5%,资本充足率12.75%。

《报告》指出,城商行积极顺应监管导向,主动调整资产负债业务。2017年末,资产规模31.72万亿元,增长稳健,投向结构日益优化,同业资产增速放缓;负债规模29.53万亿元,保持稳步增长,同业负债规模下降;经营业绩较为稳定;资产质量趋稳,不良贷款率1.52%;抗压能力增强,拨备覆盖率214.5%,资本充足率12.75%。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强,回归本源趋势显现,贷款余额12.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5%;持续加大小微企业服务力度,贷款余额5.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5%。

《报告》显示,城商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区域特色,聚焦重点行业提供精品服务,推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旅游金融、贸易金融、沿边金融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创新,为行业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特色化经营样本。《报告》称,民营银行运行稳健,差异经营特色明显。资产负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盈利状况良好,各项指标保持较好水平。坚持差异化战略定位,做传统银行的补位者,形成错位经营;以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积极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风控能力。在推动转型发展方面,城商行积极融入金融科技,不断在业务、产品及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外,《报告》还显示,城商行始终将发展业务与履行社会责任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自觉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作为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

据介绍,《报告》是继《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6)》之后的第三部城市商业银行年度发展报告。与往年报告相比,《报告》亮点突出。框架结构方面,增加城商行公司治理为单独一章,增加城商行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分析、推动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分析两个专题,及时反映了当前城商行群体热点话题。案例方面,涉及相关机构93家,城商行覆盖率达69%,较2017年版提升了8个百分点;数据分析方面,汇总了117家城商行样本数据,较2017年版增加了47家,占全部城商行的87%。(来源:新华网)